Submitted by cilu on
当地时间2019年2月7日-2月12日,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本部少儿高级班、高高级班学生与汉语教师志愿者邹亚平一起共同庆祝中国农历春节,共同感受了节日气氛、领悟了春节文化内涵。
当地时间2月10日-2月11日,少儿高级班、高高级班分别开展了“春节”主题文化课,志愿者老师准备了精美的春节介绍ppt,从起源和习俗两个方面入手,为学生们介绍了春节的历史由来和独特的庆祝方式。通过介绍,学生们了解了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的最重要的意义所在,那就是“合家团圆”。在介绍春节的习俗——“贴倒福”时,学生们感到非常有趣,他们认为中国文化中有很多“含蕴”,这是非常独特的,从中可以看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。在讲到春节习俗“发红包”时,志愿者老师送给了学生们装着人民币和祝福语的红包,学生们纷纷用新学的春节祝福语“猪年大吉,诸事顺意”来感谢老师。随后,师生共同观看了2019春节联欢晚会中的《少林魂》节目,学生们无不惊叹于中国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。最后,在剪纸体验活动——“剪立体春”中,学生们用灵巧的双手,剪出了生动的作品,表达了他们内心对春节的感悟。
当地时间2月7日及2月12日,少儿高级班、高高级班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了亲手“包饺子”的乐趣,通过之前的春节文化课,学生们知道了中国人在春节吃饺子的意义,于是他们也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感受春节气氛。老师先演示了和面、擀皮和如何包出“元宝饺”,学生们看了之后纷纷跃跃欲试,他们在老师教授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自己独特的创作,师生共同制作、共同品尝,其乐融融。老师还带来了自己烹饪的“宫保鸡丁”供学生们品尝,学生们纷纷用学习的汉语词汇说出了这道菜的原材料,这让老师非常惊喜,就这样,伴着美食与欢笑,一节课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了。
本次春节文化系列体验课结合了文化介绍、节日民俗、手工体验、美食制作与品尝等多种元素,调动学生视、听、触、嗅等多方面感官,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,为学习语言增添了文化储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