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here

拉脱维亚大学中国日-孔院日讲座成功举办

 当地时间9月28日,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杨慧林教授、陈岳教授、闫瑾副教授、罗天虹副教授、关孔文博士五人在内的代表团到访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,围绕中国文化、中国外交、中欧人文交流以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内涵与实践等内容展开系统讲座。参加本次“中国日-孔院日”讲座的人员还有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拉方院长贝德高教授、中方院长尚劝余教授,拉脱维亚大学人文学院亚洲系中文专业教师鲍葛薇副教授、柯世浩教授、卡琳娜老师,汉语教师王琼子、董芳以及汉语教师志愿者、中文专业学生等近五十人。

当天上午,杨教授一行参观了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,与贝院长、尚院长会面,并合照留念。随后,杨教授等人随贝院长一同前往拉脱维亚大学人文学院开展讲座。

   在讲座中,杨慧林教授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互联互通为主题,以中西方哲学为背景,提出中国传统哲学“一生万物”等思想,揭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。

   陈岳教授以“中国在全球治理及国际制度中的身份转变”为题,分析了中国在全球角色的转变。他表示:在国际关系里有三种身份“追随者”、“支持者”、“领导者”。

   闫瑾副教授以“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:机遇与挑战”为题,探讨了在 “教育”、“科技” 、“文化”、 “青年”、“妇女”、“媒体”六大领域国际之间的交流情况。

罗天虹副教授以“一带一路”为背景,介绍了“一带一路”的发展现状,并指出中欧两地交往会从多维度进一步加深。

   最后,杨教授一行在汉语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孔子饭店用餐,“中国日—孔院日”讲座圆满落下帷幕。